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黑龙江大学 > 正文
用手机扫一扫点击访问

黑龙江科技大学官网 工科 黑龙江省教育厅 本科

添加时间2024-08-03 浏览:5人次 TDK更新时间:2024-10-21

腾讯是否拦截 网址是否可以访问 未知
备案号 黑ICP备05006845号 备案主体 黑龙江科技大学
备案类型 事业单位 审核时间 2020-11-10
公告声明:本站仅提供网站信息发布展示,请谨慎判断网站真伪,如果发现网站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QQ50169001
百度权重 移动权重 360权重 神马权重 搜狗权重 头条权重 更新权重
点击更新
    特别声明

    本站提供的黑龙江科技大学官网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我们致力于确保所有收录内容在收录时均符合法律法规。本站严格遵守版权法,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若发现收录内容存在侵权或违法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迅速采取措施,断开相关链接并彻底删除侵权内容。请注意,由于网站域名可能经历过期、删除或重新注册等变更,原有链接可能不再代表本站立场。 我们不声明也不保证链接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访问者应自行判断链接内容,并对其访问行为负责。如有风险,由访问者自行承担。 我们提醒所有用户: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谨慎选择并访问网络链接。

    黑龙江科技大学官网

    黑龙江科技大学是黑龙江、吉林乃至内蒙地区唯一一所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的高校,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是国家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 博士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的唯一一所高校,是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高校,是黑龙江 十二五 期间重点建设的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在7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践行 厚德博学、强吾兴邦 的校训,铸就了 自强不息、创业创新 的办学精神,培养出了10万余名优秀人才,为区域经济和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誉为 煤炭工业的脊梁 。

    一、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是中国共产党1947年在鸡西建立的东北第一所煤矿工人干部学校。1954年与鹤岗煤矿学校合并成立鸡西煤矿学校。1958年在此基础上成立本科教育鸡西矿业学院。1964年因院校调整又改为鸡西煤矿学校。1978年复建本科教育鸡西矿业学院,1981年改称黑龙江矿业学院,隶属于原国家煤炭工业部。1998年划归地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0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2013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大学。

    二、发展历程

    学校坐落于冰城夏都哈尔滨市的松花江畔,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70年的发展历程谱写了一部艰辛的创业史,可概括为三部曲:

    第一部曲 依煤而生,曲折发展。学校因煤而生、依煤而长。边陲煤城办学56载,几代科院人凭借北大荒精神、铁人精神、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始终以服务煤炭为已任,甘守清贫,艰苦创业,献身煤炭,为国家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奉献了全部的青春和热血。1997年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第二部曲 二次创业,跨越发展。为更好地为国家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学校抢抓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战略机遇,于2001至2003年白手起家在哈尔滨建设新校区。历尽千辛万苦,攻坚克难,用 泪水、汗水和血水 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一座现代化的新校园。2003年8月,学校主体由鸡西市迁入哈尔滨市,实现了办学空间的跨越。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实施学科专业建设工程和人才强校战略,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办学层次的跨越。

    第三部曲 办学转型,科学发展。2004年以来,实施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2008年在国家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 优秀 ,2010年被确定为黑龙江 十二五 期间重点建设的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2012年获得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 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4年获批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十三五 开局之际,学校科学确立了应用型的办学定位、 立足应用,精准育人 的办学理念,绘就出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的长远发展蓝图和 百年名校 的宏伟目标,汇聚全校合力,聚力转型发展,激发办学活力。

    三、学校现状

    学校不断积淀和创新,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法学、文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形成了 一校两地三校区 的办学格局。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学为要、固基强实 的思想和 以生为本、为生尽责 的服务理念,以立足应用的教学理念为引导,以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培养 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 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769人,其中研究生、博士生819人。 十五 以来,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在90%以上,连续保持省内高校前三名,被教育部授予 全国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 、 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 。在全国、全省大学生标志性竞赛中,获奖数量和层次居于省内高校领先水平。

    学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坚持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学构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现有57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重点专业10个。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课、14门省级精品课。建成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区、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培训中心、1个国家煤矿安全培训基地。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围绕区域、行业和国家发展需求,按照学科链与产业链相协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思想,不断优化与整体架构以矿业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十二五 期间,建有 煤炭产业 省级重点学科群, 矿业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 3个省重点一级学科。拥有1个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具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金融硕士授予权和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建有国家级中心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安全科技支撑平台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具有国内一流的现代制造工程中心、现代分析测试研究中心、中奥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等一批高端服务平台。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 以师为尊、为师服务 的理念,构建开放、多元、有序、效能的人才资源管理体系,实施 五大工程23项计划 的人才强校战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全国优秀教师、省模范教师、省优秀教师23人,省教学名师、教学新秀9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15人,聘请教育界、企业界、政界知名人士等150余人为兼职教授。长期聘用企业工程技术骨干145人为 双师型 教师,直接服务特色人才培养。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坚持应用为主,把科研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作为重点,不断推进科技工作向 质量性、战略性、组织性、导向性 转型,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十二五 以来,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65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7项。2001年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学校围绕区域和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搭建了 五大 服务平台。其中,服务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内首个石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跻身国家战略,总体负责 十二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高纯石墨材料开发及其典型应用 ,成为黑龙江和国家石墨新材料产业发展人才与技术主要支撑;服务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战略的现代装备制造研发平台,是军委总装备部颁发军品研发资质的全国六所高校之一,直接为国防与军工企业服务;服务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的 瓦斯等烃气输运管网安全基础研究 国家级中心实验室是国内外最早进行水合物技术预防瓦斯灾害和瓦斯固化储运的研究平台;牵头成立黑龙江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致力于3D打印技术创新研发和技术攻关;牵头搭建的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人才与技术支撑平台成为黑龙江省高教强省战略的五大服务平台之一,每年为煤炭企业解决一大批技术难题,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坚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推进跨文化学习与互动,不断拓宽国际合作领域,先后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加拿大、奥地利、美国、德国、法国等开展合作办学和科技交流,引进、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取得了国际合作办学的新经验,成为黑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

    全面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建设,为大学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坚强保证。先后荣获 全国文明单位 、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 全国教育系统关系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等20余项国家级荣誉和黑龙江省 先进基层党组织 、 文明单位标兵 、 师德建设十佳单位 等80余项省级荣誉。

    当前,学校正在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 五大发展 理念为统领,紧紧围绕质量提升主线,聚力转型发展,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开启了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和 百年名校 梦的新征程,为国家经济发展、龙江全面振兴和行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